小剛本身是一個愛吃飲茶的人,一聽到傳說中香港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『添好運點心專門店』要來台灣了,7月26日開始在台北車站M6捷運出口旁試營運,本來是沒有要拼第一天的,由於之前並未品嚐過香港添好運的滋味,在加上媒體不斷放送香港添好運即將來台的新聞,所以一時興起,就去排了。
同樣是新開幕,這間店給人的期待更深,很多人揮汗如雨在太陽下排隊,只為了一吃,像小剛就是可以為了吃顧不得任何事的貪吃鬼,所以馬上加入排隊陣容,第一天人潮一直到小剛離開後都沒停過,小剛也是排了將近四個小時後才順利入座〈下午四點後就已經不接受排隊囉!〉,可見它的魅力……,大家看看這可怕的人潮就知道了。
目前還沒開幕呦!開幕日約莫在一個月後。
添好運試營運期間在餐點部份有設限制,即人氣餐點「酥皮焗叉燒包」每人只能限點一份〈有講好遊戲規則最好,免得大食怪害大家沒得吃〉,候位部份則是規定「貴賓人數到齊才能入席」,關於這點小剛是覺得很合理。
怕天熱大家會中暑,前後都有噴水風扇替大家消暑〈這點很貼心,給個讚〉。
然後店家也端出冰茶〈檸檬紅茶〉和冰水給排隊的人消暑解渴。
一杯喝不夠沒關係,不時會有服務人員走過來詢問需不需要冰水或冰茶,而且不用大聲附和,只要眼神跟他們輕輕對到,他們就會快速走到你眼前詢問〈好服務耶!再給個讚〉。
為了加快進餐廳後上菜速度,排隊時服務人員即先遞上點菜單,這樣入座後就可以迅速讓服務人員KEY單,建議一次點齊所有餐點,因為加點需要按照順序排,有可能會等一段時間,添好運主要是港式點心為招牌,多種腸粉、蒸籠燒賣和餃子等,當然最著名就是裡面的「四大天王」,都排那麼久了,店家自稱的四大天王,就肯定一定要吃到。
若當作正餐想吃些容易飽的餐點,添好運也供應牛肉飯、臘腸雞飯等傳統小吃,飲料除了薏米水外皆為無限暢飲,價位聽說跟香港本店比提高了不少,瀏覽了一下點菜單還真的不是很便宜〈最便宜在98元,最貴到138元,飲料48元,但汽水類可以無限暢飲〉,而且也加收10%的服務費。
添好運點心專門店2009年成立,當初由香港知名廚師麥桂培所創立,開店一年就得到米其林一星的肯定,之後連續六年摘下米其林一星的殊榮,也因為平價被稱為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,台灣是繼新加坡與菲律賓之後,第3個海外分店,目前包廂試營運期間不開放,低消據說要一萬元起跳,其它都是開放式的座位,座椅顏色與LOGO相襯皆為綠色調。
店裡的裝潢是以大量蒸籠構成,凸顯添好運標榜的「現點現蒸、即時現做」的一大特色。
在香港很祕密的廚房重地,來到台北則是大方的開放,廚房採半開放式設計,整體的窗明几淨整齊乾淨,能欣賞到廚師製作點心的過程。
從縫隙中可以看到老師傅們努力地擀皮包餡。
後方烤箱則是準備出爐的超人氣「酥皮焗叉燒包」。
座椅為明亮有活力的草綠色,雖然說是目前海外最大的分店,但在空間充分利用下,座位也變得較為狹窄,還好服務人員態度都很不錯,收空盤的速度也很快,添水的服務也算做的周到。
入座後桌上已備有簡單餐具與分享的盤子。
餐墊紙即為圖文版的完整菜單,據說60%的食材從香港運來,因此價格大約貴6、7成,第一輪吃完覺得不夠隨時都能加點。
由左而右是醬油、黑醋、胡椒粉、辣椒醬,不過吃下來本身味道就很夠,小剛並沒有多沾醬料。
薏米水〈不可無限暢飲,48元+10%〉。
雖然說吃飲茶要配熱茶,但是天氣熱喝熱茶會更熱,汽水類雖無限暢飲,但小剛還是點了杯薏米水〈其實就是薏仁漿,而且我也沒喝過〉來清熱解毒一下。
看照片就知道這一杯不算多,薏米水幾乎不帶甜味,也不會過於濃稠,冰冰涼涼喝起來很清爽解油膩,但一小杯48元+10%,小剛個人是不推薦的。
酥皮焗叉燒包〈118元+10%〉。
這就是人氣王本尊,也是鎮店之寶,試營運特別限定一人只能點一份,最傳統的叉燒包是放在蒸籠裡蒸熟的,包子崩裂後形似蓮花,而添好運的「酥皮焗叉燒包」,餡料飽滿,表皮經11道工序製作,麵團得經過打、再醒,接著冰、再醒、再打,接著烤才做成,同時選用的麵粉蛋白質成分必須高於12%,才能在經過多層手續後還能蓬鬆酥香。
背後可見外皮合起來和烤過的痕跡,看起來好像餡餅唷!
添好運的叉燒包外皮像是烤得酥香的波蘿麵包,牛油味香透了,麵粉有特殊的調配比例,也是香港調好再運過來的,吃起來帶點甜,配合叉燒內餡,難怪限制一人點一份,否則應該最基本大家都兩盤起跳吧!
香煎蘿蔔糕〈98元+10%〉。
蘿蔔糕也四大天王?但煎好的模樣還真是誘人,嫩嫩的帶著一點微焦。
外皮煎得赤焦,吃得到一條條蘿蔔絲,裡面是偏Q軟的口感,但不至於糊爛,味道非常的香,很讚!
鮮蝦腐皮捲〈138元+10%〉。
這道是吃港點都必點的,外觀跟平常吃的腐皮捲不太一樣,腐皮感覺好像沒炸過的樣子,看起來較為平整。
鮮蝦腐皮捲內餡飽滿紮實,皮薄蝦肉鮮甜彈牙,在吃過的鮮蝦腐皮捲中能排前幾名。
青芥末明蝦餃〈128元+10%〉。
用餃子皮包裹蝦肉,淋上青芥末美乃滋,再裝點些橘色蝦卵,看起來就很討喜。
外皮炸得卡茲卡茲的酥脆,裡面是完整的明蝦肉,芥末微嗆不掩蓋蝦子的鮮,口感和味道皆相當多層次,吃起來很滿足。
鮮蝦燒賣皇〈128元+10%〉。
一般燒賣上面的點綴有的是豌豆有的是蝦卵,添好運用的則是枸杞子,滿養生的。
豬肉與蝦仁比例很不錯,而且香菇味道頗重,是道簡單平實的港式點心。
鮮蝦菠菜餃〈98元+10%〉。
晶瑩剔透薄薄的餃皮裡面塞得滿滿的菠菜跟些許蝦仁,那菠菜透過Q薄外皮發出的翠綠色澤,光看就讓人很有食慾。
咬開後更是驚喜,菠菜水份處理得剛剛好,無使外皮因吸濕而破爛,調味也調的很不錯,仍是鮮美多汁,而且還吸附淡淡的蝦肉甜香,感覺又更迷人,蝦肉亦是鮮甜彈脆,但表現相對沒有波菜來的讓小剛驚豔。
黃沙豬潤腸〈128元+10%〉。
上桌才淋上醬油。
這腸粉看來作的很薄,應該是很不錯,但裡面包豬潤〈香港人稱豬肝叫豬潤〉小剛倒是第一次吃到。
內餡豬肝份量給得不小氣,初入口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,但是後勁很強,咀嚼後豬肝的味道才突然間在嘴裡蹦出來,而且完全沒有豬肝會有的乾澀或是沙沙的口感,很特別的一道港點。
韭王鮮蝦腸〈128元+10%〉。
一樣是上桌才淋上醬油。
這道港點其實還蠻難製作的,不是韭黃味沒出來,就是蝦子不好,更常見就是連腸粉皮都沒作好。
不過添好運是韭黃香,蝦子好,皮夠味,而且吃到了腸粉淡淡的米香跟甜味,完美好吃。
鮑汁燜鳳爪〈118元+10%〉。
小剛很愛吃鳳爪,每次來吃飲茶都會點。
但今天吃到的還沒有燜到骨肉容易分離的狀態,於是只吃一隻就放棄了,味道也不是小剛喜歡的那種,有點可惜了。
雖然鳳爪表現不如預期,但鋪底的腐皮吸飽醬汁鹹甘好入口,好想大口扒白飯喔!
臘腸北菇雞飯〈138元+10%〉。
吃的時候還要淋上醬汁。
跑來這邊吃飯?港點不耐餓,有吃一點飯才比較有飽足感,此外香港人煮這種飯就是好吃。
雞肉好吃,臘腸香味有到飯裡,醬汁也下飯。
香滑馬來糕〈98元+10%〉。
隨蒸籠會附上分享的小刀子。
跟一般馬來糕不同的是它非常的鬆軟濕滑,而且還帶微微黑糖甜香,有些類似澎湖黑糖糕蛋黏牙感又輕一些,整體來說風味不錯,但這一塊要價超過100元台幣,實在很難推薦。
枸子桂花糕〈78元+10%〉。
應該是用桂花釀所製作的,吃起來有豐富的桂花香氣,口感是膠質濃郁的果凍感,枸杞與桂花分佈算相當均勻,色澤非金黃卻也相當引人食欲,外加冰涼微甜的口感,在炎炎夏日吃起來格外消暑,不過是絕對值得點來吃過一次。
楊枝甘露〈118元+10%〉。
這道算是許多人旅遊香港必嚐的甜品,楊枝甘露的名稱源自觀音菩薩的一種法寶,祂手拿的那個插著楊柳枝的寶瓶,瓶內的露水便叫做楊枝甘露,不知道吃了除了添好運之外是否也能添點靈氣……。
小剛沒吃過所謂道地的㊣港味,所以也不知道香港跟台灣的差別,今天在添好運品嚐到的楊枝甘露,是以芒果、西米露、柚子、鮮奶油和糖水等組合,一口下去可以吃到芒果的香甜,西米露的滑順,還有一點酸酸的柚子粒,在夏天非常討喜的一道甜品。
台灣人眼中大人氣的米其林一星港點在台北也吃得到囉!味道大致上沒有太多變化,四大天王之首的「酥皮焗叉燒包」外皮,仍然是酥脆的香甜波蘿皮,等了四個多小時,不後悔,但吃一個飯應該不需要那麼辛苦,希望之後能一直保持這個味道。
【添好運點心專門店店家資訊】:
地址: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36號
電話:(02)2370-7078
營業時間:中午12:00~晚上21:00